找回密碼 或 安全提問
 註冊
|註冊|登錄

伊莉討論區

搜索
感激所有對伊莉作出奉獻的人認識好友、聊天,分享生活趣事安全提問(回答) 和 永久尊貴會員 事宜
mega 無明日花ge 無碼中出mg國中
三國志10電車無碼 237fc2ppv満車率302783434michael

休閒聊天興趣交流學術文化旅遊交流飲食交流家庭事務PC GAMETV GAME
熱門線上其他線上感情感性寵物交流家族門派動漫交流貼圖分享BL/GL
音樂世界影視娛樂女性頻道潮流資訊BT下載區GB下載區下載分享短片
電腦資訊數碼產品手機交流交易廣場網站事務長篇小說體育運動時事經濟
上班一族博彩娛樂

[繁]老夫老妻重返青春

[繁]無職轉生 第二季1

(4月新番)[簡]被稱為

[繁]為美好的世界獻上

桃園龜山 女騎士煞不

衝進中橫水溝 紅牌重
會員寫作專欄大學生活交流中學生活交流小學生活交流各類考試討論中國文學科學討論哲學討論
心靈小品 (短篇)好書推介及閱讀感想歷史討論宗教討論藝術交流日本文化英語學習坊留學遊學交流
神話傳說
查看: 1701|回復: 1
打印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秦軍的軍銜制度 關閉[複製鏈接]

鬼豬者 該用戶已被刪除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7-6-10 12:30 AM|只看該作者|倒序瀏覽
秦軍的軍銜制度

2000多年前,秦國雲夢縣一位兢兢業業的法官喜為人們探索這個謎提供了一個線索。喜曾經三次從軍,他用竹簡記錄了秦軍攻打邢丘時發生的兩起案件。
  在攻打邢丘的戰鬥中,士兵甲斬首了敵人一個首級。士兵乙企圖殺死士兵甲,據首級為己有,卻被第三個士兵發現,圖謀不軌的士兵乙當場被捉拿歸案。

  另外幾枚竹簡上說︰兩個士兵為了爭搶一個首級也動了手。秦軍在戰場上為敵人的一個首級竟要自相殘殺﹗是什麼驅使他們對敵人的首級如此渴望呢?

  秦統一中國前135年,改革家商鞅為秦國製訂了一套任何別的國家都無法忍受的法律制度,從此,整個秦國都嚴格地按照這套法律運轉,它影響了六代秦人,直到秦始皇。

  按照商鞅的理論,就是要把老百姓塑造成只知道耕田和打仗的機器,其他事情都不要問,作為一個老百姓,要麼就是生產,多打糧食,要麼就是到前方去拼殺,多殺敵人。

  商鞅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

  這是多麼具有誘惑力的規定,你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麼你的整個生活都跟打仗掛鉤了。你只要參加戰爭生活就會改變,秦人也由此而變得更加急功近利。

  這就是商鞅著名的軍功授爵制度。2000多年後,喜抄寫的竹簡讓人們得以看到這一制度的大量細節。

  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首級,他做已決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

  對於重視家族傳承的中國人來說,軍功爵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兩三千年前,那是一個按出身和血統的貴賤分發權力和財富的時代。像秦人的軍功授爵這樣給平民甚至奴隸向上攀升的機會,明目張膽地鼓勵國人追逐功利的國家法律,在當時,似乎只有秦人能夠接受。

  人們發現早期秦人貴族使用的餐具,其精致程度,至今令人嘆為觀止。與貴族餐具相比,普通秦人的生活用品顯得簡單寒酸,可以看出加官進爵對於一個士兵意味著什麼。喜的竹簡上說︰在軍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甚至都不一樣。三級爵位的簪裊可以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乾草半石。二級爵位的上造只能吃粗米一斗,也有菜羹一盤,並供應鹽二十二分之二升。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由軍功而劃分的等級森嚴,也讓普通士兵產生了無止境的求爵慾望。

  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下,士兵們爭搶敵人首級就可以理解了。在秦軍將士的眼中,敵人的頭顱就是換取地位和財富的等價貨幣。

  《戰國策》上說,秦國的老百姓聽說要打仗,就好像餓野狼碰見食物一樣。對於秦人來說戰爭意味著美味、豪宅,甚至是嬌妻。

  在兵馬俑坑裡有這樣一些士兵,手持白刃格鬥的刺殺兵器,卻不穿一絲鎧甲。在整個地下軍團中,他們顯得十分特殊。這隊士兵究竟是什麼身分?研究人員一直不清楚。一個可能的推測是︰戰鬥中有一些極其危險的任務時,基本上是有去無回的,重賞之下,這些完全不考慮生死的人站了出來。在商鞅的著作中,軍功授爵製度對一支特殊部隊製定了最為豐濃的獎賞,這些人很可能就是商鞅所謂的“陷隊之士”。

  2000多年前的秦國,想必是一個軍裝閃閃發亮的國度,對於千千萬萬的秦人來說,上戰場不僅是為國家戰鬥,而且是通向財富和榮譽,擺脫貧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

  在中國的歷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獨一無二的,這很可能跟他們的歷史有關。

  秦人出身於大西北的草莽之間,與游牧民族混居。在衣冠文物高度發達的中原國家眼裡,他們是落後野蠻的民族,雖然秦人努力學習中原衣冠文物,但他們從未真正接受過中原衣冠文物優雅精致、中庸謙讓的倫理道德。在秦人看來,尚武、為利益而競爭是天經地義的。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他記錄了自己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

  當時一個著名的說客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國軍隊和秦軍相比,就像雞蛋碰石頭。他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在說客繪聲繪色的敘述當中,可怕的秦軍令人不寒而栗。

  喜的竹簡上還有這樣的記載︰秦軍在戰前和戰後,都要大量飲酒。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使神經亢奮。作戰命令已經下達,戰爭即將開始。要麼戰死疆場,要麼加官進爵。在這種時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種衝動︰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研究人員觀察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絕大多數秦軍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這大概與長期喝酒有直接關係。

  再來看那些不戴頭盔、護甲不多的秦軍將士,似乎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這種罔顧性命的行為︰因為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進爵。不僅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這些陶土的戰士向後人傳遞的是秦人強烈的尚武精神。

  秦人有先進和強大的攻擊武器,卻不注重裝甲,這或許是全軍的規定,也可能是士兵的自覺行為,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人們還只能進行推測。

  秦人的軍功爵位等級的規定是戰國列強中最複雜的,商鞅製定的軍功爵位由低到高整整有20級,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天的軍銜。軍銜是軍人榮譽的象徵,使用軍銜是軍隊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標誌著軍隊等級管理制度的形成。2000多年前的秦軍是否已經實行了嚴格的軍銜製呢?

  軍銜必須是可以識別的,仔細觀察這支2000多年前的軍隊,他們的發式、帽子和裝束都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跟軍銜會不會有什麼聯繫呢?考古學家們在尋找合理的解釋。

  軍團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裝,頭髮統一梳成一個上翹的椎髻。一些身穿鎧甲的步兵卻將頭髮梳成發辮,貼在腦後,大量的步兵則戴著那種麻布做的尖頂圓帽。從他們的位置和排列來看,士兵裝束和發式的不同,並不是生活習慣差異所致,應該是爵位級別的標誌。

  專家推測,這些梳椎髻、穿便裝的弩兵,很可能擁有一級爵位,他們是爵位最低的公士。身穿鎧甲、梳著發辮或戴著圓帽的步兵應該是二級爵,他們的名稱是上造。在這個巨大的俑坑中,公士和上造占了絕大多數,就是這些普通士兵構成了秦軍的主體。

  在兩道隔牆之間,是一個獨立的縱隊,那個胳膊前伸,手握韁繩的是駕御戰車的御手。在兵馬俑坑,所有的御手無一例外都戴著板狀的牛皮帽子,鎧甲也比普通戰士的精致。在戰場上,御手直接主宰一輛戰車的安全,他們的位置很關鍵。

  兵馬俑坑發現以後,考古學家袁仲一曾提出了一個想法,一輛戰車的部隊長,應該是御手,而不是像過去說的車左或車右。

  參照史書記載,御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級以上,他們很可能就是秦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御手的權力是主管一輛戰車。僅僅一輛戰車還無法構成一個作戰單位,統領整個縱隊的部隊長又是哪一個呢?

  在陶俑群中一個軍官雙手按劍、氣勢威嚴,帽子的形狀十分獨特。他的鎧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致的,甲片細小而規整。前胸和後背都有花結,這種花結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現代軍官的肩章。專家考証,這樣的軍官應該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級左右,他至少掌管一個縱隊。

  介於都尉和御手之間的還有一種軍官,他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間有一條稜。可能是軍侯一類的基層軍官,負責縱隊所屬的一個分隊。

  關於秦軍的內部編製,兵馬俑揭開的謎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細節至今仍然無從知曉。在世界軍事史上,秦軍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軍銜體系。它的組織和管理已經很接近今天的軍隊了。這種等級森嚴、井然有序的體制使秦軍的作戰效率要遠高於其它諸侯國的軍隊。

  有專家認為,兵馬俑是按照秦京師軍的原型製作的,他們組成的是一個完整的地下軍團。士兵和軍官各就各位、整裝待發。按照道理,這裡應該有一個最高指揮官,可考古人員發現︰俑坑中級別最高的軍官只是一個都尉,都尉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團長。象徵著秦國軍隊的這個軍團怎麼會沒有統帥呢?

  西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開始接掌秦國的大權。在莊嚴的鹹陽宮中,為他舉行了加冕的典禮。嬴政在13歲的時候繼承了王位,但由於年齡太小,國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後手裡。加冕典禮是一種權力交接的儀式,從此,秦國的命運就掌握在了這個年輕人的手裡。

  在皇宮外面,一場蓄謀已久的叛亂卻乘機開始了。一個叫嫪毐的人帶著自己的人馬,沖進鹹陽宮。他想鋌而走險,奪取權力。

  陰謀並沒有得逞,叛亂以失敗而告終,嫪毐被處以極刑。司馬遷記載︰這次武裝反叛僅僅斬首了幾百人。圖謀造反的嫪毐沒有取得軍隊的支持,參加叛亂的只是幾千個親信而已,他們很快就被一網打盡。

  嫪毐的權勢僅次於國君,位居20級爵位的頂峰。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秦國大大小小的事務一度都由嫪毐決定。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也無法調動軍隊,嫪毐企圖用國君和太後的印章去策反軍隊,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國,軍隊的調動大權歸誰呢?

  當時調動軍隊必須要用虎符作為憑証。虎符傳說是西周時期的姜太公所發明的,是君主授予臣屬兵權、調動軍隊的憑証,其外形呈虎的形狀,所以稱為“虎符”,也被稱作“兵符”。

  1973年在陝西西安出土的戰國時期秦國青銅虎符被稱為“杜虎符”,是左半個虎符,符有錯金銘文40個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

  戰國晚期秦的新郪虎符,其錯金銘文也是40個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新郪。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母(毋)會符,行殹(也)。”

  這兩個虎符的出土證實,史書中關於秦國法律的記載是可信的。秦律規定︰除了戰爭時期,調動50人以上的軍隊,必須持有虎符。根據杜虎符的銘文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軍情非常緊急,發出烽火的警訊,統兵的將領不必等待符的兩半相合,可以立即調兵採取軍事行動。虎符被分成兩半,左邊的歸統兵之將,右邊的由國君掌管,兩半合攏才能征調一支軍隊。虎符是軍隊指揮權的標誌,它使所有的秦軍都控制在國君一人手裡。

  根據合理的推測,秦國國君應該有無數個虎符。得知叛亂的消息,秦始皇迅速調集了大批的御林軍,乾淨利落地鎮壓了反叛。由於無法竊取虎符,謀反的嫪毐就根本得不到軍隊的支持,失敗的結果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作為秦國軍隊的象徵,兵馬俑只能有一個最高統帥,那個人就是秦始皇。離兵馬俑坑1公裡左右,偉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那個巨大的土堆下。

  強大的秦軍僅聽命於一個人的調遣,這是秦軍的幸運,秦軍奮六世之余烈,統一了中國。或許,這又是秦軍的不幸。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後不到三年的時間,這支偉大的軍隊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分享分享0收藏收藏0支持支持1

使用道具檢舉

帖子
0
積分
4 點
潛水值
490 米
頭香
發表於 2007-6-10 02:50 AM|只看該作者
所有積分大於負-100的壞孩子,將可獲得重新機會成為懲罰生,權限跟幼兒生一樣。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回帖!
回帖是尊重,回帖是美德!
美德要發揚,我們要頂帖!
頂帖是好事,千萬莫灌水!
謝樓主發帖,樓主辛苦了!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使用道具檢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上傳和撰寫 侵犯版權(未經授權)、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回頂部